一把手访谈 |高新之上 再攀新高 ——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荆东根

丹阳日报 2023-04-06 09:08

本报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排定13个市级重点产业类项目,计划总投资92亿元,其中5个项目参加市级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34.66亿元,奏响了项目建设“最强音”;举办丹阳市产学研对接交流会暨江苏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丹阳行活动,丹阳(上海)飞地孵化器建成启用,扛起了全市科技创新主阵地“硬担当”……这个春天,丹阳高新区以一招招“先手棋”、一个个“关键子”搅动着发展的“一池春水”,彰显了“高新之上,再攀新高”的决心与勇气。

高新之上,再攀新高。这显然是一个宏大而高远的目标,如何落地落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荆东根脑海中已经有了清晰的“施工图”。“2月初,我们召开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号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力项目引建,全力打好项目建设的主动仗、突破仗,以大项目大产出释放大动能。”荆东根说,为打好这场硬仗,高新区将积极开拓项目招引渠道,发挥高新区招商中心的作用,加快与领军企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度对接,向粤港澳大湾区、苏锡常等发达地区派出小分队,进行重点招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生产性服务业“2+1”主导产业,重点招引成长性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型项目和总部项目,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外资项目2个。

丹耀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光学功能组件生产项目是高新区今年新开工的重点产业类项目。走进该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忙碌,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和其他项目不同,该项目盘活了原中科四象的闲置厂房,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贡献税收3000万元以上,并成为国内精密光学镜头的技术高地。“丹耀光学项目是高新区内部挖潜、优化存量的一个缩影。”荆东根表示,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高新区根据摸排出的闲置厂房、低效用地,按照“一企一策”盘活利用,为新招引项目腾出了发展空间、提供了土地保障,逐步扭转了“项目等地”的被动局面。

同时,高新区紧抓园区载体建设,今年计划投资4000万元改造升级一批园区路网,进一步黏合人才、支撑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园区周边学校、医院、商业网点等配套设施布局,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高标准启动加速器建设,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技孵化体系。事实上,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科创园已具备一定的规模,累计孵化企业160余家,现有在孵企业60余家,但后续的加速器建设没有跟上,孵化成果面临流失的风险。“这是目前园区孵化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些我们辛苦孵化的优质项目如果得不到加速,很有可能会被其他地方招引过去。”荆东根并不讳言个中短板,高新区下定决心,“今年哪怕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挤出资金把加速器建设完成。这样才能满足像慧创医疗等快速发展型企业的需求,让他们把资金更多地放在生产方面。”通过两到三年的打造,在园区形成从孵化到加速再到产业化落地的良性循环,真正留住优质项目。

精挑细选择项目、优化载体引项目,还要有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项目才能最终从纸上落到地上。荆东根说,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高新区对既有企业以及新招引的企业、项目,实行所有党政领导全员参与挂钩协调机制,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对新招引的企业、项目,建立服务团队,从项目签约到落地投产,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定期通过早餐会等形式,搭建沟通平台,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当前企业在融资、招工等方面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如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政银企对接会等,及时满足企业需要,让落户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春水汤汤无涯,奋楫笃行不怠。“我们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扩大招商引资、推进载体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在提速奔跑中再攀新高,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荆东根表示,高新区正锚定高远航向,追高逐新、加速赶超,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