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丹阳力量

丹阳日报 2023-07-15 10:52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丹阳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本报记者  茅猛科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市文化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感恩奋进、砥砺前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丹阳力量。

大运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各级决策部署,在顶层设计、生态环境、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等方面重点发力,为“智造名城、运河明珠”的城市发展愿景画好运河“施工图”,全力打造大运河流域上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建设的“丹阳样板”。出台《丹阳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使大运河丹阳段建设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前瞻性,为打造生态运河、文化运河、经济运河提供了坚实基础;积极整治更新运河沿岸景观,打造高颜值的生态长廊,丹阳万善塔地标2019年被评为江苏“最美运河地标”、丹金溧漕河黄埝桥断面自动站2020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首批“最美水站”;充分挖掘资源活力,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大力挖掘弘扬运河文化内涵,为加快推动大运河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重点打造眼镜城项目和练湖生态新区两个产城融合示范板块,各类资源要素逐步向运河沿岸集聚,把丹阳特色融入文旅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吴文化、齐梁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丹阳文旅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和产业科副科长贡丹慧表示,我市将落实落细《丹阳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加快打造“运河古邑·镜览千年”运河品牌,稳步推进“运河1958文化园”“商业街”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南朝帝陵与石刻保护规划,深入大运河长江文化研究,将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智造名城、运河明珠”贡献力量。

丹阳有着6000年人文史、2400多年建城史,享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誉,其中,吴文化、齐梁文化更是璀璨无比。数千年来,岁月在这座江南小城里留下了太多的痕迹。作为南朝齐、梁两代帝王故里,我市境内已发现的齐梁帝王陵墓有12座,号称“北有十三陵,南有十二陵”。其中,南齐帝王陵墓和梁代帝陵,全国仅见于丹阳;“丹阳南朝陵墓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十二五”“十四五”专项规划;丹阳南朝齐梁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与北朝石窟造像相媲美,代表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出成就。据统计,我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90处。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物科副科长兼市剧目工作室主任殷显春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丹阳南朝齐梁陵墓及石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于2020年7月25日启动了申遗工作。当年8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场对丹阳南朝齐梁陵墓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与试掘,现已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市政府斥资请专业机构组织编制《丹阳南朝帝陵与石刻保护规划》和《丹阳南朝帝陵与石刻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作为顶层设计指导做好丹阳南朝齐梁陵墓遗址及石刻的保护和利用,为申遗打下基础。目前,这两个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今年将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阳南朝陵墓石刻本体防护及环境整治工程计划书》一并上报国家文物局报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工作给丹阳南朝齐梁陵墓及石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市已填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申请表》。”殷显春表示,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将以丹阳南朝齐梁陵墓及石刻申遗工作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提升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坚持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造福于民。

丹剧是我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文化之一,源于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丹阳地方曲艺——“丹阳啷当”,属于全国稀有剧种,也是我市非遗名片之一。丹剧团成立60余年、戏剧总团成立20余年来,先后排演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130余部。其中《砻糠记》《野塘婚礼》《大哥你好》《称婆婆》等剧目多次在省和原文化部举办的剧目会演(展演)中获奖,曾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大众电视戏曲片“金鹰奖”和省五星工程“群星奖”。近年来,新创大型现代丹剧《啷当与你拉家常》参加2019镇江金山艺术节和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会演,首次获得江苏艺术基金资助和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丹剧《槐荫记》参加央视2020新年戏曲晚会;大型丹剧《凤先生》入选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省重点投入舞台剧项目,获得2022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员表演奖,2023年3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所有文化工作者注入了强心剂。”丹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海飞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弘扬和传播好传统文化,把更多好作品送到群众身边,在演中改、在改中提升,不断打造精品、创造经典,让丹剧这张丹阳名片熠熠生辉,同时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现象的融合,创造性整合、创新性发展,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实践贡献文艺力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