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里的家乡味】吕城烤饼:丹阳人必吃的“非遗”美食
我的丹阳讯(记者 吴琪 韩笑)新年将至,年味越来越浓,许多在外的丹阳人正陆续回乡过年,而大家回家的第一件事想必是先吃上一顿记忆中的“老味道”,解一解肚子里的馋猫,而对于广大吕城人来说,“烤饼”是非吃不可的!
素有“千年古镇”之称的丹阳市吕城镇,相传历史上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都有做烤饼、吃烤饼的传统习俗,这一独特饮食文化自古形成,寓意为阖家团圆吉祥之意。其实,吕城的“烤饼”大有来头!吕城烤饼又叫“吕蒙烤饼”,相传东汉建安5年(公元200年),东吴大将吕蒙带兵受孙权所派遣,在庱亭(吕城古称)屯兵垦荒,以筹军饷,并筑城御敌。吕蒙在屯垦中发现韭菜耐旱、抗涝,简单易管,能月月收割,还有药用价值,有利于官营操兵习武、治疗创伤之用。一次,为改善官营伙食,伙夫用面粉加水捏成面团,将韭菜切碎作为馅料包入其中,然后压扁,放在锅中加油煎烤。饼熟后香气扑鼻,将士们吃了胃口大开,齐呼“好吃”!自此,吕蒙便将此饼定为出兵征战的必备干粮。后来,该韭菜饼的制作方法流传到民间,吕城地区一带百姓为了纪念吕蒙,便将此饼称为“吕蒙烤饼”,一直传承至今。由于其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吕城镇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传统美食文化,2013年将“吕蒙烤饼制作技艺”推荐申报,成功入选丹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烤饼虽然是吕城的主食,但在城外并不常见。事实上,吕城只有10家店有烤饼制作技艺,即使在丹阳其它地方,也很难找到吕城烤饼的美味,这是因为,烤饼制作是一门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艺术。
1月22日的午后,记者来到吕城镇上一家吕蒙烤饼店,正巧店主王雪琴正要开始制作。只见她把事先揉好的面团分切成拳头大小,包入韭菜、肉沫馅料,形成球形,再在案桌上撒上黑芝麻,把球形面团放在芝麻上正反压平至直径30公分左右的圆形,等待锅加热浇上食用油,即可下锅煎烤。经过正反煎烤数分钟后,饼面逐渐被烤成金黄色,外酥里嫩,香气四溢,让人禁不住流口水。
“一个人做出来是一个人的口味。”王雪琴一边做一边向记者介绍,在吕城做烤饼的有很多家,但是自己家的味道跟别家不一样,她家的会更有嚼劲一点,顾客买了半成品回去也好煎一点。“我奶奶把手艺传给了我妈妈,我妈妈又传给了我。”王雪琴说,平时小店每天都要卖出去200到400张烤饼,一张张小小的手工烤饼她一做就是19年。
历经岁月的打磨,“吕蒙烤饼”制作工艺日趋精良,品质品味也越来越符合时代需求。由于口感鲜咸酥脆,吕城烤饼不仅吸引着本地消费者,很多丹阳人甚至一大批外地消费者也慕名而来购买品尝,渐渐的,吕城烤饼也成为了本地人拜访客户、答谢亲朋好友的“伴手礼”,逢年过节或者走亲访友时送上一盒“吕城烤饼”,邀请对方品尝家乡的美味,传达节日的祝福,成为一种“新时尚”。
“进入腊月,我家的烤饼礼盒订单已经100多单了。”王雪琴介绍,以前到冬天就没有韭菜了,天冷就吃不到烤饼,如今有了大棚韭菜,一年四季都有烤饼吃。眼瞅着马上就要春节了,一些吕城人在外地想家乡味了,亲戚朋友都会买了带过去送给他们,也有外地人在这边打工的过年带点回老家,所以这段时间店里的礼盒比平时订得要多。
据了解,吕城烤饼售价一般半成品每块7元,堂吃现烤的成品每块为8元。如今,烤饼已成为吕城的象征,很多人都将这道美食与吕城联系在一起,吕城是一座有故事的古镇,历史和传说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更加迷人,而作为吕城悠久文化遗产的象征,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游客,吕城烤饼都是不容错过的“必吃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