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坊里的“烟火年”
本报记者 郡玉 通讯员 翟佳芬
年关渐近,豆腐作为寓意“都福”的传统美食,悄然登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在陵口镇煦庄村,一家豆腐坊火力全开,奏响新春的忙碌序曲。
上午9点,于太军的豆腐作坊里已是炊烟袅袅、雾气氤氲,醇厚的豆香飘散在空气中。作坊内,于太军一家四口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父亲专注于磨浆煮浆,将颗颗饱满的黄豆研磨成豆浆,再煮沸;妻子守在炉灶旁,熟练地烧锅,为每一道工序提供恰到好处的火候;于太军则负责关键的放石膏水和压制环节,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精准把握每一次操作,让豆腐拥有恰到好处的口感;母亲在门口热情地接待着前来加工的村民。
40岁的于太军来自安徽马鞍山,16岁便跟随父亲在陵口开启了磨豆腐、卖豆制品的生涯。如今的他,早已技艺娴熟,对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每天凌晨2点就得起床开工,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一天能产出豆腐1000斤左右。”于太军说,平常他主要去陵口镇卖豆腐成品,每年春节前夕,陵口镇乃至周边镇区的百姓便会拿着泡好的豆子来加工,所以一直要忙到过年。
早在冬至前,于太军一家就进入了忙碌的“备战”状态。每天天刚蒙蒙亮,就有村民陆陆续续地把泡好的豆子送来加工,作坊门口堆满了桶,里面装着提前泡发好的黄豆,仿佛在诉说着村民们对这传统年味的期待。
从浸泡、磨浆、煮浆、滤渣、烧锅,再到放石膏水、压制,一整套工序严谨细致,耗时约2小时。由于磨豆腐工序繁杂、耗时较长,于太军一家一天最多也只能完成30单业务。
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愿意从事磨豆腐这一传统手艺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向往更轻松、更时尚的工作,像这样起早贪黑、又脏又累的活儿,根本没人愿意干。”于太军无奈地说,“虽说做豆腐的人少了,可来加工豆腐的人却越来越多。咱这豆腐,就是用自家豆子,加点石膏制作而成,没有任何添加剂,口感好还健康,大家都信得过。来这儿磨豆腐的,西边到陵口,东边到运河,北边到窦庄,基本上周边乡下的人都有。”
一旁前来加工豆腐的村民郦中良也打开了话匣子:“我带了12斤干豆子,估计能做出25斤左右的豆腐。这豆腐要是吃不完,就削成片,晒一晒再放到油里炸,最后放进冰箱,啥时候想吃就拿出来。”
在这小小的豆腐坊里,于太军一家用勤劳的双手和传统的技艺,不仅满足了村民们对绿色健康豆腐的需求,更留住了那份质朴的年味。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作坊里的烟火气愈发浓郁,那源源不断的豆香,也飘进了每一位村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