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址上的铭记 | 新丰车站:铁轨上的抗战丰碑
编前:我市现存的革命遗址居镇江辖市区之首,以文物保护单位来划分,有省级文保单位4 处、镇江市级文保单位3 处、丹阳市级文保单位7 处。另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值得发掘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地。从红色文化资源来看,丹阳现存的革命遗址多且富有特色,发掘利用上潜力很大,可以分为已挂牌公布为文保单位的革命文物、有标志牌的红色革命旧址或纪念地、其他鲜为人知的红色旧址或纪念地这三大类。今起,丹阳市融媒体中心开设“旧址上的铭记”专栏,通过系列短视频报道的形式,用镜头讲述旧址背后的历史故事,还原当年斗争历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的丹阳讯(记者 印牧欣/文 桂祉越 杨天一 /视频 )在开发区晓星行政村蒋家自然村西400米处,一座欧式风格的石砌建筑静静矗立。这是曾经沪宁铁路上的新丰车站,更是87年前新四军江南抗战首场攻坚战最真实的见证。
新丰车站设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其旧址为两层小楼,由西向东高度依次渐低,最低处为1处暗堡,二层楼房屋顶曾设有瞭望塔。1938年6月30日深夜,这座小站被火光与呐喊“惊醒”。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亲自部署,由萧国生和段焕竞两位将领指挥,向驻守于此的日军发起突袭。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和上千名群众踊跃配合,承担警戒、破路、通讯、救护等多项任务,军民同心如一人。
战斗中,二连一个班在趁日军酣睡中摸进兵房,与日军在屋内展开白刃战。楼上日军立即熄灭灯火,凭借窗口向下射击,战斗形成僵持。这时,一连利用柴草和煤油进行火攻,使整个营房成了火海。经过三个多小时激战,新四军官兵最终全歼日军第十五师团松野联队庆江中队一个小分队及宪兵、汉奸共50余人,烧毁敌营房。新四军伤6人、牺牲4人,于次日拂晓胜利转移。
这是新四军一支队二团首次向日军发起的攻坚战,是新四军历史上的首次夜战。作为新四军挺进江南以来,继韦岗伏击战之后规模较大的一次奇袭火攻战斗,该战役也是新四军在丹阳境内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新丰告捷,极大震慑了京沪铁路沿线的日伪势力,更点燃了江南民众的抗战信心,意义非凡。
站址无言,历史有声。这场战斗规模虽不算最大,但在敌强我弱的1938年夏天,它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用胜利宣告了中国军队与人民不屈的意志。今天的新丰车站旧址,既是抗战历史的直接见证,也是建筑遗产的重要留存,具有双重历史价值。“我们组织人员定期对周边的主体结构、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开展巡查,让前来参观瞻仰的团体和爱国人士都能沉浸式地感受那段历史。”晓星村党委委员韦红珍表示。
八十余年风雨走过,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尽,但站房的每一块石头,仿佛仍在低语那段血与火的记忆。沪宁铁路线上,飞驰的火车承载着新的希望奔向远方。我们驻足于此,不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了铭记——铭记那些在黑夜里点燃的火把,铭记那个用生命照亮了的民族复兴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