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仪式感+浓浓的节日氛围
又到一年端午时。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各地风俗在相互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一些特定的、具有全国普遍性的节日风俗,诸如包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挂香囊、插艾叶等,各地因民情而异,或多或少略有不同。纵然人们过端午的形式不一,不过,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深意、文化内涵,才是过好节日的本真。
端午节前,“四姐妹”统一着装齐手包粽子
图为四位姐妹在包粽子。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6月上旬,嫩绿细长、透着清香的苇叶初长成。今年,家住华南的蒋玉妹和同村一起长大的三位姐妹相约要一起包粽子,共度端午节。9日,她起了个大早,穿上统一的姐妹装——一件改良旗袍,喊上丈夫开车把三位姐妹一一接上,先去河边摘粽叶。
上午9时许,姐妹四人穿着统一的姐妹装,来到一长满了芦苇的河边,开始忙活起来。“要摘叶子稍微大一点的!”“连娣,你这个不行,太小了,而且还是破的……”姐妹四人一边忙着挑选采摘粽叶,一边不忘摆出不同的造型,让一旁等待的蒋玉妹的丈夫帮忙拍照、录视频。半个小时不到,四人带来装粽叶的口袋已经满满当当。
“走吧,我们去春花家,粽叶还要煮一下,抓紧一点,不然上午来不及全部包完!”蒋玉妹说着喊上“司机”,又马不停蹄地出发了。到达后,四人分工明确,大姐蒋木青将提前准备好的红枣、花生米、蛋黄等材料一一摆上桌,二姐张连娣对粽叶再次进行筛选,四妹吴春花对筛选过的粽叶进行修剪,三姐蒋玉妹则将修剪好的粽叶放入锅中蒸煮。
“粽叶采摘回来之后,一定要煮一下,这样粽叶可以变得柔软且更有韧性,不容易断裂,也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蒋玉妹一边说着,一边用筷子不停翻动着锅中的粽叶。
由于四妹吴春花已经提前一天将糯米等材料准备好,所以粽叶煮好后,大家就直接开始动手包粽子了。蒋玉妹是包粽子的好手,从15岁开始就跟着她母亲学包粽子,除了大姐还能帮忙外,二姐和四妹可以说是“半吊子”。一眨眼工夫,蒋玉妹已经包好了四五个,而一旁二姐和四妹手中的粽叶还未成型。
“这个粽叶我怎么就不能把它折过来全部包起来呢?”
“你手中的粽叶怎么就这么听话?”
听到一旁姐妹们的嘀咕,蒋玉妹咧开嘴笑了,手把手地开始教她们。“先将两张粽叶弯成漏斗状,放入糯米,放到五成满,再放入肉,然后再加糯米,压实,将粽叶弯一下盖上去,然后再加一片粽叶,这样弯一下,最后用绳子绑好。你看,一个粽子就完成啦!”蒋玉妹让她们俩试一试。
没一会,二姐和四妹就放弃了,“这粽叶在我手上怎么都不听话,算了,我们就不浪费材料了,就给你们打打下手吧!”
说着,屋内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自己包粽子,种类也比较多,肉粽、蛋黄粽,还有传统的白粽、枣粽等,比买的好吃,也吃得更放心。”不过,蒋玉妹说,今年是她们姐妹四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包粽子,还特地穿了姐妹装,仪式感满满,在一起包粽子,大家都很开心,也更有节日氛围,“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很快,传统习俗越来越被忽视,年轻人也大多不会包粽子了,但我希望大家都要保持端午节前包粽子的习惯,因为我觉得有些东西不是用钱就可以买到的,而且端午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忘却,因为端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粽叶留香、粽香传情,这种“情”不只是端午习俗的继承,也是一种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要让这香香糯糯的粽子,粘住节日的氛围,粘住中国传统文化。
端午不止粽香,民俗专家话端午
本报记者 马骏
“在我小的时候,端午节到来的前几天,我就和父母亲一起在家做准备了。”说起端午节,今年87岁高龄的我市民俗专家韩梦庆老先生不由得回忆起儿时的场景,“端午节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用芦柴叶子作为粽叶。”韩梦庆老先生说,“我记得在我九岁那年的端午节前,我和一些年纪相仿的小伙伴到练湖闸那儿玩耍,水闸两旁全是一眼望不尽的芦柴,那地方叫作‘芦柴滩’。我们这些孩子在那儿玩得可开心了,临走时,每个人的怀里都是满满当当的芦柴叶子。”
今天是端午节,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被淡化遗忘,端午在很多年轻人眼中成了“粽子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很多人家还会在家门口挂上菖蒲和艾叶。另外,一些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端午节期间吃‘五黄’。”何谓“五黄”,韩梦庆老先生解释说,这是指黄鱼、黄鳝、黄瓜、蛋黄(咸鸭蛋)以及雄黄酒。这些食品大多是端午节前后的当季食品,有些人家吃“五黄”希冀抵制疾病,得以安康。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民俗端午节,也称端五、重五、端阳、天中等节。根据《丹阳县志·风土》载:“五月初一至初五,妇女妍饰簪以榴花。端午节,挂张天师像,贴灵符。是日食粽,饮蒲酒,妇女戴绒虎。竞渡戏,自月初至月半。十三日,龙舟夺标赛,城霞阁下,赛船蚁聚,士女如云,亦胜会也。”韩梦庆老先生对此解释说,传统的端午节期间,妇女们的头饰上都会插着石榴花,正所谓“五月榴花似火红”,端午节的时候正是石榴花开得最好的时候。人们除了吃粽子之外,还会喝菖蒲根泡的酒,有一定药效,对身体有益。另外,女人和孩子身上会挂着绒布做成的老虎,内衬中还会放一些菖蒲或者艾叶,以期驱邪除秽,还有驱虫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习俗中有关迷信的内容渐渐不再流行,但如今每逢端午节,还是有人会在门上挂一些菖蒲和艾草,这可不是迷信,而是驱虫害,为的是家中的环境卫生,预防传染病。
韩梦庆老先生表示,实际上,丹阳在端午节期间,一直有赛龙舟的习俗,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这一习俗才消失。韩梦庆老先生说,多年前,城河路还是京杭大运河故道,从如今的吕叔湘中学到东门,正是丹阳赛龙舟时最热闹的一片河道。小伙子们在龙舟上击鼓划船,而岸边则聚集着很多老百姓观看。
时过境迁,如今,丹阳很多有关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已经难觅踪迹,虽然不少八九十岁的老人对当年的端午节仍有记忆,但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太了解当年的习俗文化了。韩梦庆老先生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有着迷信色彩的传统习俗已被人们摒弃,但年轻人还是要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习俗,尤其是丹阳历史上的端午节,了解了这些,才算真正过了一回端午节。
手绳、香囊、鸭蛋袋,传承习俗传递爱
本报记者 高静 帅莹
“我找了好久,终于找到端午手绳了!”11日,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在辗转多个市场后,她终于买到了心心念念的端午节节日饰品。
刘女士是“新丹阳人”,两年前跟随爱人定居丹阳,今年刚生了宝宝,马上就到端午节了,她想给宝宝准备一些端午饰品,“我是扬州人,从小我就知道端午节有佩戴五彩绳和鸭蛋袋的习俗,这是过节的仪式感,也是一种传统文化。”
刘女士介绍,一般来说,在端午节前半个月左右,家乡农贸市场就会有小商贩摆摊售卖五彩绳、鸭蛋袋以及虎头模样的鞋子等。所以从上周开始,她便在家附近的农贸市场、超市寻觅此类商品的身影,但一直没有收获。“身边一些丹阳本地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并没有此类习俗,也没有见过类似的商品。”刘女士有些遗憾,本来想在端午节给孩子带上这些特别的习俗用品。
直到前两天,在与一位长辈的交流中,刘女士得知市区万家欢市场可能会有此类商品,她便立即前往寻找,在市场里绕了一圈,总算找到了端午节手绳,“这些手绳都是经过编织的,与我小时候佩戴的款式似乎有些不同,更加别致了。”
跟随刘女士,记者来到了万家欢市场。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市场里售卖端午饰品的仅有两家,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并不算很多。记者看到,一些手绳上挂上了编织的粽子、布艺小老虎等装饰,看起来小巧可爱。一位店主告诉记者,其实端午节一直有佩戴五彩绳的习俗,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来买,送给自家孙子、孙女,寓意安康吉祥。”该店主表示,如今端午手绳一类的商品销量并不高,所以备货数量、种类也不多,“五彩绳经过发展,形式、编法各式各样,不再是原来单调的风格,节前几天可能买的人会稍微多一些,但应该也不会太多,有些习俗已经被淡忘了。”
随后,刘女士又挑选了好几条五彩绳以及鸭蛋网袋,“我打算再买一些送给身边的朋友和邻居,之前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家对这些物件都挺感兴趣的,所以想和他们分享一下。”刘女士觉得,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习俗,这些习俗有着特殊的含义,应当传承下去。
“我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就得戴五彩绳,等到农历六月六再解开扔到屋顶上;端午节那几天,小孩子们还会在脖子上套个鸭蛋网袋,里面放上煮熟的咸鸭蛋,在学校的时候就会不停地抠,回到家,咸鸭蛋上千疮百孔,同学们还会互相比较鸭蛋的大小……”刘女士笑着和记者分享小时候端午节的趣事,“这些回忆都是美好而珍贵的,希望传统习俗可以被重视起来,让现在的孩子也能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乐趣。”
走访中,记者从老一辈丹阳人口中了解到,除了五彩绳、鸭蛋袋,香囊也是端午节的重要节日饰品。一位家住华南新村的奶奶告诉记者,她前两天还参加了华南新村社区开展的学做香囊活动,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这个小小的香囊里包含着自己满满的祝福,“香囊做好后,送给了我的小孙子,孩子非常喜欢。”她觉得,这种形式的活动很有意义,让大家参与节日礼品的制作过程,既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又可以深刻了解传统文化。